Copyright © 2015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知行成就奖 版权所有
科技日报记者 杨宇航
4月14日,一场别开生面的AI教育交流课跨越3000多公里,连接了广东省广州市与西藏自治区林芝市波密县的众多师生。在广州市第九十七中学(以下简称“广州97中学”)与波密县中学的共同参与下,两地师生通过微信小程序平台,开展了一场以“走进高原”为主题的跨学科项目式学习实践。
今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也是广州市对口支援波密县20周年。在此背景下,广州97中学师生赴藏开展研学活动,与当地学校共同探索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应用。广东省近期公布的中小学AI教育“2+1”方案,为此次活动提供了政策支持。作为广州市AI教育试点学校,广州97中学早在2019年便开设人工智能课程,并于2023年启动高中阶段的跨学科项目式学习,2024年更是在高一年级设立“微信小程序班”,将AI工具融入数学、语文、德育等学科教学。
4月14日,粤藏师生同上一堂AI课高中生开发“高反风险预测”小程序获专家点赞。科技日报记者 杨宇航 摄
活动中,广州97中学教师钟泰霖为两地师生讲授了小程序教育平台的操作基础,波密县中学教师周万年则带领学生展示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的小程序作品。两地学生通过交流,不仅提升了技术能力,还深化了对跨学科知识的理解。
广州97中学高一学生开发的“高原反应风险预测”小程序成为活动亮点。该程序通过数学建模和AI技术,为高原旅行者提供风险预测服务。为了优化程序,学生们曾联合广州技师学院西藏波密班学生向钟南山院士写信求助。4月7日,钟南山院士亲笔回信,并协调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院长、高原医学中心主任罗凤鸣教授提供专业指导。钟南山院士在回信中写道:“真正的科学精神不在于分数高低,而是敢于挑战和勇于创新。”
4月14日,罗凤鸣教授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款小程序对高原人群具有实际意义,同学们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令人钦佩。”
钟南山院士回信(受访者供图)
广州97中副校长吴晶晶表示,引入小程序等数字化工具后,学生不仅数学成绩显著提升,其他学科也表现出色。“多一把教育的尺子,多一个好学生。”这种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内驱力,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广州市援藏工作组干部、波密县教育局副局长陈道宇认为,此次活动是人工智能时代教育强国建设的创新实践,为民族边疆地区教育提供了可复制的“粤藏样本”。两地学生以“走进高原”项目为载体,联合开展红色教育和生态文明教育,推动了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促进了民族团结。
活动结束时,粤藏学生互赠礼物,留下难忘的回忆。这场跨越千里的AI教育实践,不仅展现了科技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也为边疆地区的教育发展注入了新活力。